欢迎您光临国际利来备用网官方网站!
国际利来备用网 WUXI HUIHONG ELECTRONICS CO.,LTD
全国免费资询热线: 0510-8531178780018002
国际利来备用网

德州仪器 OMAP 处理器为何消失——曾经的手机芯片霸主之转型简史

文章出处:国际利来备用网人气:1 次发布日期:2025-03-22 02:22:01

  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简称TI)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当时 Eugene McDermott(尤金·迈克尔德莫特)与另一个合伙人共同创建了简称为 GSI 的地球物理业务公司。

  这个公司的业务,实际上就是为石油工业提供地质探测——说白了就是在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德州帮忙找石油。二战期间,基于原来为石油工业开发的地质探测技术,GSI 开始为美国陆军和海军生产国防电子产品。

  1951年,L&M(Laboratory and Manufacturing,即实验室和制造)部门凭借其国防方面的合同,业务规模迅速超越 GSI 的地理部门,于是公司被重新命名为“通用仪器”,同年又改名为“德州仪器”。

  至此,崭新的“德州仪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往后 GSI 慢慢的变成为其一个子公司(最终于1988年被出售)。历史车轮行进至此,那么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的时空背景就清晰可见了。

  由于贝尔实验室隶属于 AT&T 的制造部门——西部电气公司(Western Electric Co.),于是德州仪器便在1952年以25000美元的价格向西电购买了生产晶体管的专利证书,并在同年尾开始制造和销售这些晶体管。

  同时为了保持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头羊,德州仪器还在1953年开始组建中央研究实验室(简称CRL),从各方面完全对标贝尔实验室。同年,又赴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了上市。

  1954年二月份,德州仪器独立研制出了全球第一个商用硅晶体管,这也让其成为当时唯一能够大批量生产硅晶体管的公司,同年又研发制造了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

  当然,德州仪器最让人记忆深刻的还是另一项伟大的发明,与此相关的是一位名为 Jack Kilby(杰克·基尔比)的天才工程师。他1958年加入了德州仪器——有趣的是张忠谋亦于此年年入职TI,并在中央研究实验室工作。

  就在他入职的这年,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工作的集成电路,后来还因此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了纪念这位天才,德州仪器50年后还创建了一个以“基尔比”命名的实验室。

  1960年,德州仪器依据基尔比的设计,正式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商用集成电路产品——502型硅双稳态多谐振二进制触发器。但由于价格昂贵,所以当时应用的主要是军事领域。

  1961年,德州仪器为美国空军制造了第一台由集成电路驱动的计算机。次年,美国又将集成电路用于民兵弹道导弹(Minuteman)的制导系统。而接下来持续多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所采购的大量集成电路,更是让 TI 赚得盆满钵满!

  军用市场的成功,也带动了民用市场的拓展,此后集成电路的成本逐步下降,工艺也在一直在改进。最终在1967年,基尔比在德州仪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手持计算器。

  1971年,为了改造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科技类产品和工业用设备,德州仪器研制出了单芯片微型计算机(即MCU),并在同年十月份被授予了单芯片微型计算机的第一个技术专利证书。

  1972年,张忠谋升任德州仪器副总裁,成为公司第三号人物,这便是最早进入美国大型公司最高管理层的华人。五年后的1977年,另一名杰出华人张汝京也入职了 TI,并在不久后加入了公司的核心部门——基尔比所领导的 DRAM 团队。

  接下来的80年代,德州仪器不仅推出了首款商用单芯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即DSP,还发明了 DLP 技术所仰赖的数字微镜器件(目前市面上90%以上投影仪皆采用 TI 的DLP技术)。

  当时,张忠谋在各种场合号召德州仪器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投资,以应对英特尔的威胁。然而由于总裁更重视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的市场,对此并不看重。心灰意冷之下,张忠谋于1983年选择了离职(此后在电脑处理器领域 TI 败给了英特尔)。

  离职之后,张忠谋跑到了其他公司当总裁,期间还发现了晶圆代工模式的巨大优势。于是他便放弃优渥的待遇回到了台湾,出任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一职,并在1987年和飞利浦合作创建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其简称正是现在无人不知的“台积电”。

  张汝京则是在1997年离职的,因为他负责的 DRAM 业务由于竞争不过日本企业而在这年被 TI 终止了。他离开 TI 后回到台湾加入世大半导体,后面世大被台积电收购,他为完成父亲的报国梦不惜放弃台积电股票并于2000年在上海创办了中芯国际。

  TI 的手机应用处理器(OMAP)业务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同时基于其迅猛发展的 DSP 技术,公司便决定开始转型。1996年和1997年,TI 通过几次收购巩固了自身在 DSP 领域的优势。

  此外,1997年 TI 还将 DRAM 业务卖给了美光,同年又将国防业务以29.5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美国雷神公司。此后继续出售了旗下的软件部门、电脑部门、化工部门、打印机部门和存储芯片部门,从而聚焦 DSP 业务。

  1999年,TI 又相继完成了对包含射频芯片业务、DSP 编解码软件业务、有线宽带芯片业务、发动机和车身稳定相关汽车传感器业务、开关稳压器业务等五个领域共六个公司的收购。

  不过,1999年最大的一笔交易还是对 Unitrode 公司的电源管理IC、电池管理IC和接口等业务的收购,共耗资12亿美金——此项并购进一步巩固了 TI 在模拟市场的第一位置。

  2000年,TI 又斥巨资76亿美元收购了模拟芯片厂商 Burr-Brown(成立于1956年,主营高性能模拟产品),此举直接巩固了其在数据转换器与放大器领域的优势地位。进入新世纪后,TI 由于搭上了诺基亚这艘“大船”,其手机处理器业务因此实现了腾飞。

  2005年,TI 又将大尺寸 TFT-LCD 驱动IC业务出售给了日本 Oki Electric。后续还相继出售了传感器和控制业务部门、家庭网关DSL客户端设备(CPE)业务,转而发展汽车业务。

  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地球手机市场寒气逼人,于是 TI 宣布出售旗下手机基带芯片部门。此后,高通因为基带优势开始崛起,TI 在手机芯片市场逐渐显露颓势。

  既然手机市场发展不顺,TI 便将注意力集中在模拟芯片市场。2011年,TI 以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 National Semiconductor(美国国家半导体),模拟市场霸主就此诞生!同时也为其下一代 DSP 技术奠定了基础。

  2012年第一季度,诺基亚手机的全球第一宝座正式被三星夺取,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 TI 紧抱的大腿被“打骨折”了,于是同年德州仪器正式公开宣布退出手机处理器市场——哥们不玩了。

  最近的2024年报显示,TI 模拟业务占据了近78%的营收占比,其次为占比约16%的嵌入式处理业务。而在这两大主要经营业务中,大部分为工业和汽车这两大市场所覆盖(近3/4比例),其中又以工业为主。

  由此可见,TI 这20多年的转型历程,就是在不断割舍竞争压力大或者盈利难度大的业务,并通过收购和自研慢慢地加强自身在模拟业务和嵌入式业务这两方面的优势。

  其中模拟业务包括电源解决方案、信号链产品、高容量产品,而嵌入式业务则主要包含 MCU、DSP。至于营收占比较小的其它业务,则有投影仪 DLP 产品和专用集成电路。

  德州仪器在业内一直有“半导体黄埔军校”的称号,毕竟张忠谋和张汝京的大名世人皆知。而之所以 TI 人才辈出,则皆与其独特的“员工读博举荐项目”有关。

  例如张忠谋可以在工作期间攻读博士学位,读完博后继续回公司上班。后来的张汝京也享受过这个待遇,读完博士后又继续回公司效力,并因为极其出色的统筹能力荣获“建厂高手”称号——这个能力是其能够做大世大半导体和让中芯国际崛起的关键因素。

  可惜中芯崛起之后台积电又使坏,通过诉讼手段逼得张汝京在2009年离开了中芯国际,极速的扩张脚步就此停止,先进制程的跟进亦因此被耽搁。

  另外,中芯国际的建立,还多亏了张汝京从旧部带来的一大批杰出工程师团队。其对国产半导体产业链之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中国半导体之父”称号亦是对其最贴切的致敬。

返回新闻列表

Copyright©2018 国际利来备用网 All rights reserve.专业生产介质陶瓷产品微波介质陶瓷天线的厂家

网站制作:利来官方网